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們都知道中國學生一生之中最刻苦的日子是在中學時代,為了準備中考、高考,學生們不得不挑燈夜讀,因為他們身上背負了太多的期望,不只是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傳統(tǒng)思想,還有自身不甘落于人后的志氣。這一切都給予了中國學生過多的壓力,也由此導致了大多數(shù)學生在步入大學后心中那根緊繃的弦就斷了,開始放松娛樂,甚至日漸消沉。而美國大學留學的學生又是一種怎樣的狀態(tài)呢?
與此相反的是美國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慢慢加大了學習任務,步入美國大學的留學生反而在這段時間變得愈發(fā)刻苦讀書,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都無比相信沒有一種精英教育是不需要吃苦的,想要在未來有所成就,就必須要付出比目前更多的辛勤與努力,“ 精英從來都不是最天才的人,而是最能吃苦的人”——這種信念在美國學生的心中深深的扎根于此。一個學習企業(yè)管理的美國大學生在大一時就已經給導師上交了多達400頁的作業(yè),而縱觀我國的學生,大學四年合計下來能夠寫100頁就已經算是比較勤奮的了,無論其是在名牌大學還是普通院校。
曾幾何時網上一張哈佛大學凌晨四點時圖書館的照片曾震驚了我們所有人,因為這完全打破了我們固有對美國學生的觀念,認為那里的大學生活無非就是各種各樣的體育比賽和各種各樣的派對,和國內并無二致。所以哈佛的這張照片無疑是一張美國大學生活的證明,在我們的大學生忙著翹課、談戀愛、無休止的打游戲看電影時,美國大學生們是怎樣度過他們的大學生活的,大學并不是玩耍的樂園!
李昌鈺——康涅狄格州榮譽警政廳終身廳長、美國紐約海文大學終身教授,以其在美的親身經歷驗證了若想出人頭地唯有勤奮學習的真諦。李教授在美國留學期間刨去睡覺時間,每天學習工作的時間長達18個小時,誰又能說他如今的成就不是靠勤奮拼搏得來的呢?其在美期間,在美國加州和其他17個國家參與調查了六千多起重大刑案,獲得了八百多個榮譽獎項,是國際法庭科學界目前唯一同時獲得美國法庭科學會“杰出成就獎”和國際鑒識學會“終身成就獎”的人。李教授認為,進入大學只是為以后的成功邁出的第一步,“大學的訓練如同進入火車站月臺的門票,但是前途如同列車,僅獲得門票還遠遠不夠,上哪輛列車還要學生自己來掌握”。所以他對中國大學生提出了告誡:“中國人最寶貴的精神是勤奮,但是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卻忘記了勤奮二字?!?/p>
看完了美國大學留學生真實的狀態(tài),而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即將步入大學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
編輯推薦:
彬彬留學首發(fā)原創(chuàng),未經允許任何個人、單位不得擅自轉載、傳播、修改此文章,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點擊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