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入讀杜克大學并生活了四年的人,都會認為這1200多天不僅收獲到頂級學府的科研知識,塑造了個人的學術能力與人脈,更體會到了杜克式的幸福生活方式。畢竟這里有全美第一食堂,有四通八達的科學的道路規(guī)劃。
當學習累了徜徉在校園里時,可以在史詩般的壯麗建筑群中陶冶情操,感知那種活躍中有內(nèi)涵的杜克文化氛圍,或者去杜克的圖書館里浸泡在知識海洋中,也能在風景區(qū)一樣的森林區(qū)徹底放松靈魂,甚至還有曾經(jīng)的杜克學子說,那些年我們生活在一片森林中,和各種友善的小動物當鄰居!
正是因為杜克有這么頂尖的生活條件和氛圍,才敢有底氣跟學生說,你們在三年級以前都留在校園里住宿,因為特殊原因想搬到外面居然還得抽簽決定,這個政策的初心其實很好,是為了讓學子更好的感知杜克文化找到歸屬感。
也正是如此,只有不到15%的學生不生活在杜克大學里。在杜克有著足足十四個大型宿舍區(qū),其中有那種史詩級的房子居然創(chuàng)建于1892年,還有的現(xiàn)代成立的可以容納到200人。種種建筑群設計感十足,是標準的格魯吉亞風尚。當然了在學生的住址分配方面,杜克也是充分的根據(jù)人群興趣特征、學術方向進行定向的劃分,讓同一個研究方向的學生們更方便的溝通討論,甚至是形成一個小小的學術圈,這極大的促進了學術發(fā)展。
你可能想不到,在杜克的西邊居然還有六個超大的四合院類建筑,而且還包含著四個早在30年代就有的古典建筑。這里主要承載著杜克二年級的學生,住所內(nèi)部的設置都非常完善,可以說是名校中的“豪宅”了,有空調(diào)和優(yōu)質的家具,甚至還給學生配置了衣帽間,空間都很獨立且寬闊。
如今杜克大學在學生的生活改良上又下了很大的功夫,為了讓大家住的更好,學的更深,杜克大學擴充了自己的占地并在基礎建設上投入更多,前后一共開辟了七千平方英尺的額外院校面積,甚至還設立了一所非常高能的健康中心用以全方位呵護學生。在新建的校區(qū)上有一個West Union很知名,這里是本土廚藝大師和入駐的特色飯館所拼成的美食矩陣。當然了,杜克大學的食堂也非常優(yōu)秀,新生會很樂意購買食堂的那些餐品,早晚還可以享受杜克的自助餐,種類十分多樣化。而且在本學期的最后幾天,學生如果還在食堂那留有余額,將會獲得退款,這也是杜克大學人性化的一個很好的體現(xiàn)。
點擊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