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章瑩穎案持續(xù)發(fā)酵,事件的前因后果終于水落石出。在悲痛惋惜之余,我們更需要關(guān)注的是留學生出國在外的安全問題。我們先來看一下章瑩穎被兇手騙上車的過程。
2017年6月9日中午13:39時,她和房東約定下午14:10見面,商量續(xù)租事宜。在此期間公交遲遲不來,情急之下,章瑩穎上了兇手Christensen(克里斯滕森)的車,發(fā)生了后面一系列的慘痛經(jīng)過......
而同樣被兇手作為目標的Hogan(霍根)卻逃過了這一劫,她表示:在章瑩穎不幸遇害當天,兇手Christensen曾假扮臥底警察,試圖將她騙上車,但被她拒絕了。并且在兇手開車離開后,迅速向警方報告了他的可疑行經(jīng),同時也在社交網(wǎng)站(Facebook)上記錄了她的遭遇,希望能提醒他人。
為什么同樣是被兇手搭訕,有的人能逃過一劫,有的人卻遭遇不幸?難道真如兇手所言,章瑩穎具備“一個完美受害者”的特征嗎?怎樣才能不像一個“完美受害者”?彬彬教育有以下3點建議:
一、低調(diào)不“炫富”
“你要給小偷一個不偷你的理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王大偉教授,在出國留學人員行前集訓上都提到了這個觀點。
中國孩子普遍缺少防范意識,很情況下都是自己“引禍上身”。近些年的中國留學生被搶事件,全部跟他們的“炫富”行為有關(guān)系,有的孩子甚至剛買完“豪車”就遭到搶劫。
你可以這樣做:在位置比較偏僻,而且同行人少的時候,最好把能看得到的貴重物品先收起來,比如項鏈、手鏈,盡可能地保持“低調(diào)”。這是在美國讀大學的不少留學生總結(jié)出來的。
二、女生要結(jié)伴出行
在章瑩穎事件中,如果當時她能和伙伴同行,還是有可能避免悲劇發(fā)生的。在國外,切記不能長時間與異性獨處。不過,在出行的時候并不是每次都能找到同行的伙伴,那么在“落單”的情況下,該如何保護自己呢?
你可以這樣做:分辨身后是否有人尾隨。
分辨方法:馬上走到馬路對面,如果對方繼續(xù)跟隨你的路線,這時候你就要保持警惕了。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甩開他”,反復重復剛才“過馬路”的動作,在這個過程中,他很有可能就會尋找下一個目標了。
三、熟悉身邊的保命信息
標有安全警示的區(qū)域一定是有危險的,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要把它們當成擺設。危險一旦發(fā)生要保持冷靜,馬上回顧周圍的安全設備和警務人員。
你要記住這些:
1.學校的教學樓、圖書館、街道普遍都有穿制服的人巡邏。
2.路邊會有醒目的報警標志桿“emergency”。
3.學生的手機號和郵箱都錄入了學校的名單里,一旦有任何潛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學生都會在第一時間收到提醒,注意查收。
此外,彬彬教育也會在全程關(guān)注孩子的動態(tài),保證孩子順利完成國外學習。點擊了解
點擊收起